在奈良逛完東大寺後,並沒有留下來看二月堂晚上的修二會,而是繼續未完的跑景點之旅,原本預定是去依水園,不過卻在它旁邊讓我意外的看到吉城園,以及旁邊的牌子-Free for foreign tourists.
因此要650円入園費的依水園就被我拋棄了,不過其實兩者的庭園類型上還是有一段差異的。遊奈良除了到春日大社餵鹿群與東大寺看大佛外,還有許多歷史痕跡與國寶藝術品,以及奈良四大庭園(吉城園、依水園、竹林院群芳園、名勝大乘庭院文化館)更是玩賞奈良的菁華所在,下次再去奈良的話,我就不會再錯過了。
吉城園(よしきえん)位於奈良公園的一隅,是日本傳統的日式庭園,環夾著吉城河與依水園的前園相對,由「興福寺古絵図」中可以知道其原為興福寺子院的摩尼珠院(まにしゅいん)的一部分(另一部分為依水園的前園),明治年間時為一位商業家的宅邸,大正8年(1919年)重新改建成目前的建物及庭園,所有權歸至奈良縣,為讓民眾前來庭園遊憩以及做為舉辦茶會的場地,於平成元年(1989.04.01)正式對外開放。
園內可以看到三種不同的庭園分別為池の庭、苔の庭、茶花の庭三部分,苔之庭設有獨棟的茶室。
春天綠意盎然、秋天楓紅絕美,為古都的四季增添不少風采。
位於依水園隔壁的吉城園入口樣貌,外國觀光客進去填寫基本資料以及問卷就可入園。
池塘庭園的建築納入整個從江戶時代保留至今的坡地與地形曲線成為一個整體而興建。
手工玻璃窗是用手吹式園筒法(註1)所製造,在靠近以一個角度側看的時候可以看見波浪的光影,由於在吹整加熱延長壓平的過程,並沒有辦法像機器製造的那麼平整光滑,而使得表面有波浪起伏的光影變化,但卻更增添了些許溫暖、歲月與人文的氣息。
整個園內地勢最高的涼亭,可以一覽整個池之庭,以及眺望遠方的景色。
往另一個方向望去可以看到依水園的部分景色以及遠方的若草山。
屋簷上的六角吊燈籠
日式庭園常見的石燈籠與石塔(嗯...比例小了點XDD)
吉城園最有名的除了庭園中的池塘從大正時代就保留至今外,就屬"苔の庭"能代表吉城園了!據說,吉城園是與奈良公園的飛火野共用同一個水源,得天獨厚的環境非常適合杉苔(Polytrichum)的生長,就像毛茸茸一片的青綠色地毯,尤其是在四季不同時節,杉苔之美也有不同的變化!苔庭的鮮苔並不是自然生長,而是由專門的苔匠栽種,在枯山水中,青苔代表著松林,根據杉苔栽種的時間不同,則成了深淺不一的綠色彩虹,稱為"虹の苔庭",有興趣在家種植且看的懂日文的朋友可參考 日本苔技術協會
秋天時,由茶室望出去,滿園的紅葉覆蓋在一整片如艷火般的地毯上,交映出各種不同赤紅的美麗景色。可惜我去的時候是春天,只能看到一片新綠~
苔之庭的獨棟茶室
已經斑駁的畫
茶室門前的手水鉢
最後一部分就是茶花之庭了,不過去的時候花還沒盛開,所以看起來有點蒼涼的感覺@@
參觀資訊:
地址 奈良縣奈良市登大路町60-1
檢視較大的地圖
聯絡處 0742-22-5911
開館、參觀時間
■開園期間 庭園3月上旬~12月27日每天 茶室1月5日~12月27日每天
■開園時間 早上9點~下午5點(最後入園時間下午4:30)
■入園費(僅限庭園) 大人250円 中學生以下免費 團體(20名以上)220円
■無料入園對象 心身障礙者(包含看護1名)以及65歲以上老人
備註 外國觀光客出示護照可填寫資料及問卷免費入園(僅限庭園)
茶室使用需使用日前一年向國際奈良seminar house電話或是傳真預約。
休日 12月28日~3月9日
交通方式 於近鐵奈良站下車後往東步行約10分鐘,或搭乘奈良交通市內循環巴士約3分鐘於「県庁東(國際奈良學SEMINAR HOUSE前)」下車後步行2分鐘可抵達。
網站 http://www.nara-manabi.com/yoshiki.html
blog http://www4.atword.jp/yoshikien/
註1
手工玻璃窗是由1907年位於尼崎市設立的旭硝子(株)公司(該公司目前為全球第二大液晶顯示器玻璃供應商,並曾在1972年於台灣桃園投資太平洋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06年因台灣經濟市場低迷而撤資),於1909年成功生產從比利時引進的的手吹式圓筒法(Tefuki entou method, Hand-blowing glass-cylinder method)所製造的平版玻璃,如今關西廠所藏的當年用來吹製的圓筒在我這次關西行回國的兩天後(2011.03.07)成為日本化學會所選出的4件新化學遺產其中之一。
製作方式可以參考旭硝子歴史写真館:ガラス事業の始まり